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战略举措。各级妇联组织在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已成为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作为基层妇联,要从妇女的实际需求出发,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发展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唱响和谐旋律,积极促进妇女与男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妇联在参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使命。
一、妇联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的机遇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妇联组织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与其他社会团体相比较有着特殊的优势:第一,妇联组织是我国最大的、最有影响的妇女群众团体,有着占社会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服务对象,有深深植根于广大妇女群众中的工作网络体系,具有联系妇女的组织优势;第二,妇联是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承担着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职能,是党执政的重要政权支柱,具有鲜明的政治优势;第三,在长期的实践中,妇联组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履行职能的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具有独特的群众工作优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妇联组织和妇女发展开辟了新的工作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妇女组织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党中央提出了“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将更加重视发挥社团“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服务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社会管理格局的这种深刻改革,使妇联组织争取资源的条件更加充分,为开展妇女工作、谋求妇女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建设和谐社会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和谐社区的基础,是妇联组织传统的工作阵地。在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妇联的特殊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发挥,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为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央明确指出,“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做到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做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去”,这将给妇女工作提供更大的工作平台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妇女组织将面临更好的社会环境。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妇女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本身是一种均衡和有序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这既是一种发展目标,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两性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两性关系从来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迄今为止任何领域的不和谐,都会在性别不平等方面找到最直接的反映,女性总是以对各种资源占有的不对等处于劣势地位;而未来两性和谐发展的实现,也必将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因此,在社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强调和谐的今天,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均衡、稳定和有序发展,就应该更加自觉地把两性的和谐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和谐来对待。
(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妇联组织将肩负更加重要的职责。《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这表明党和政府将更加重视发挥传统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更加注重包括妇联组织在内的各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因此,群众团体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强化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工作,逐步建立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便利的服务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等,认真做好教育引导、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切实维护和保持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协调、稳定和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代表广大妇女利益的妇联组织不仅责任重大,而且大有作为。
二、妇联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的问题
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不适应。基层妇联、基层妇代会是妇联扎根基层的组织基础,然而在当前面临着虚化和边缘化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基层妇联工作经费不足。《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规定各级妇联的行政经费、业务活动和事业发展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如我们街道妇联和社区妇联、村级妇代会基本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只有开展活动时向政府专题申请活动经费,这对我们基层妇联工作造成较大的约束和被动,不能自主地开展工作。二是妇联干部兼职现象较多。我们街道社区妇联主席兼两职以上的几乎达到100%,村级妇代会主任主要精力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妇联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妇联组织从党政所急出发,从妇女的实际需求出发,从独特的社会定位出发,应该而且完全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履行职能,团结、凝聚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妇女与男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达此目的,我认为新时期的妇联工作要始终坚持“四个必须”:
(一)妇联组织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中,必须树立“和谐”的工作理念:一是要树立主动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开展工作的理念。和谐社会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组合,党的领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我们要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优秀的文化传承,始终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做好新时期的妇女工作。二是树立以人为本开展工作的理念。和谐社会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人的创造活力为动力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我们要真正做到妇女利益在心中有地位,妇女疾苦在心里有份量,妇女呼声在心灵有共鸣。三是树立统筹协调开展工作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协调各种力量,促进解决各种问题。四是树立依法办事的工作理念。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主要依靠法律制度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妇联组织更需要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促进妇女利益的调整进入现代民主法制的轨道。五是要树立构建和谐妇联组织的理念。妇联组织都要不断重视和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的规划机制、激励机制,切实增强妇联组织的内部活力。
(二)妇联组织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中,必须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
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和物质之基。解决一切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最终要靠发展。妇联组织只有紧扣发展主题,认真履职尽责,才能在全力促进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创造出骄人的业绩。一是要在服务跨越发展大局中靠前站位。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提高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吸引力。二是要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提升能力。妇联组织要积极探索构建推进城乡妇女统筹发展、共同进步的工作平台和服务体系,切实增强服务妇女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在深化农村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劳动力有序转移、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三)妇联组织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中,必须汇集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之源
利益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和要害。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关键是要始终注意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妇女群众的合法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妇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要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实现男女平等和协调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具体内容。妇联组织要切实增强男女平等的国策意识,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贯彻力度,充分履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职能,密切关注改革进程中妇女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要重视整合社会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有利于促进男女平等的社会资源,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缩小性别差距的积极因素,旗帜鲜明地反对歧视妇女的各种观念和行为,汇聚起推进男女平等的时代洪流。二是要依法维护妇女群众的合法权益。妇联组织要把维护妇女权益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坚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加大源头维权和法律维权的力度,建立健全各方维护妇女权益和预防打击犯罪的社会化维权机制,切实为受侵害妇女上诉、申诉、申辩畅通渠道、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真正成为妇女儿童根本权益的坚定维护者、积极参与者和大力推动者,成为实现妇女各项权益的帮助者和服务者,为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职尽能。三是要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对下一代的培育,必须切实维护好未成年人的利益。妇联组织要把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深入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活动,面向家庭和社区,以促进家庭道德教育为重点,以帮助家长提高素质、更新教育观念为主要任务,切实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服务体系,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切实保障未成年人享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四)妇联组织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中,必须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之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础。家庭和谐了,和谐社会就有了基础。促进家庭和谐,广大妇女责无旁贷、责任重大。妇联组织要引领广大妇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扬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一是要引领广大妇女争做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健康和谐的家庭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的自由、平等、健康和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要推动广大妇女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争做尊老爱幼的模范、夫妻和睦的模范、勤俭持家的模范、邻里团结的模范,促进形成人人讲美德、家家创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营造平等发展、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充分发挥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二是要引领广大妇女争做时代精神的先行者。崇高的精神追求是家庭和谐的内在动力。要促进广大妇女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科技致富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发扬自尊、自信、自立的精神,在参与中发展,在竞争中进步,在创造中前进,切实把巨大的妇女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人才资源。三是要引领广大妇女争做社会文明的传播者。促进广大妇女进一步增强民主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参与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善于适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要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以自身的文明进步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要组织开展各类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关注下岗职工家庭、特困家庭等弱势群体,依靠和发动社会力量,切实开展社会救助和帮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