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我社区妇女就业创业的基本状况,推动社区妇女发展,促进社区妇女就业创业,近日,我社区妇联通过下企业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 就妇女们在创业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及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妇女创业就业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我社区女性就业特点:
(一)在年龄结构上,外出务工和自主创业妇女年龄相对较轻,90%以上在18-45岁之间;留守妇女年龄大多在45岁以上,另有少部分22-35岁之间的年轻妇女因生育、照顾年幼子女暂时没有外出务工。
(二)在文化程度上,绝大多数外出务工妇女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而留守妇女除上述因生育原因暂时没有外出的年轻一族外,其他人与外出务工和自主创业妇女相比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三)在职业特长上,外出务工妇女大都拥有一至两种技术特长,而留守妇女基本没有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没有一技之长。
(四)思想观念上,务工妇女特别是离乡外出务工妇女及自主创业妇女追求经济上独立和接受新鲜事物的愿望强,敢闯敢冒的精神足,成功的信念意志坚定;留守妇女传统观念比较深,有“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保守思想,进取意识不强,畏难情绪严重。
二 、妇女就业创业中存在问题的现状及分析
(一)创业意识薄弱。 由于长时间的处于家庭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有些女性在心理上总认为不如男性,自卑心理严重,开拓意识不强,就业观念跟不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未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抱着“混日子”的思想。二是“小富即安”,安于现状,没有更高的事业和生活追求。有41%的妇女在调查中认为害怕、担心失败是创业的主要思想障碍。许多妇女对创业存在着畏难情绪,满足现状,对创业缺乏信心。三是依赖、从众心理也是妇女就业创业的一条拦路虎。大部分女性觉得大家都一样,我也没必要去冒那个头做有风险的事情。依赖性和从众性较强,独立创业能力较差。
(二)缺乏就业创业竞争力。劳动力能否实现充分就业,主要取决于劳动力本身素质和就业能力。文化素质高适应性较强,能胜任多种角色,较容易转移就业。相反,文化程度低、技能少的就业竞争力就相应较差。在妇女创业群体中,较低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直接制约了妇女的发展。在接受调查的女性中,有就业意愿但尚未实现的有80%。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弱,成为制约女性就业的最大障碍。
(三)缺乏信息资源。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日常家庭的琐碎的事情当中,对于外界的信息资源比较匮乏,大多数年龄较大的女性不会或不善于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所以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科技或市场等多方面信息,更难以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从而造成她们盲目模仿生产和盲目决策。二是行业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针对妇女就业创业中存在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一)宣传引导,解决妇女就业创业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妇女的思想观念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妇女了解国家政策、就业环境、创业优势。同时加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教育,引导妇女摒弃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落后思想,激发妇女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加大择业观、创业观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妇女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小富即满”、安于现状的观念,开拓新思路,谋求新发展。通过组织开展巾帼事迹报告会、就业创业专题座谈会、现场观摩等活动,加大对创业先模人物的宣传,树立标杆,进一步激发妇女就业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增强妇女就业创业的主动性。
(二)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妇女素质,一是开展技能培训工作。联合劳动等相关部门大力开展好妇女技能培训工作,制订出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根据妇女的文化层次、技能水平,搜集和筛选出一批适合妇女再就业的项目,不定期举办妇女就业培训班,帮助广大的失业待业妇女尽快撑握一技之长,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二是大力开办女性创业培训班。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文化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妇女学文化、学科学、学管理、学营销、学习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知识,使培训内容日益丰富,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层次逐步提高。通过培训,激励女性自强自立,增强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同时要创造条件,启动培训与提供小额贷款相配套的激励措施,探索“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就业”的新模式。
(三)典型示范,培养和树立典型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工作方法。通过开展各类评选活动,树立和培养一批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妇女创业致富典型,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妇女树立信心,自主创业,发家致富。同时,引导这些典型主动将自己的企业作为就业安置基地、妇女创业示范基地、技能培训基地,来带动更多的妇女创业就业。(槐北二社区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