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调动妇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推进妇女维权和维稳工作的深入开展,鹿泉市综治办、市妇联决定,在全市乡(镇、区)、村进一步加强妇女维权站建设工作,推动形成“党政领导、妇联牵头、综治协调、部门合作、公众参与、妇女受益”的基层妇女维权维稳工作格局,逐步提高农村妇女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维权意识,畅通农村妇女维权渠道,实现维权在身边,维权在基层。截至到目前,全市13个乡镇(区)、208个村全部建立了妇女维权站,维权站组建了维权互助组和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建站情况和运行情况列入全市综治考核之中,形成了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维权体系。
一、主要做法
2009年9月,鹿泉市在全市农村开始推进妇女维权站建设,要求村“两委”把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构建平安和谐家园作为新形势下妇女维权重点来抓,将维权站工作纳入村综合治理总体工作中。各村在维权站创建过程中,注重维权机制的建设,完善了工作流程和维权网络,制定了制度,明确了职责和目标,形成了根系式维权网络,为基层维权、源头维权奠定了基础。
在推进妇女维权站建设过程中,鹿泉市妇联通过深入调研提出了“三四一”工作目标,即按照维权站建设做到(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三有标准;统一挂牌、统一工作职责、统一工作内容、统一队伍名单四统一;“三步”工作法,“一个”工作品牌(发挥维权互助组的功能)的创建模式。“发现挖掘-启发引导-归类升华”的“三步”工作法。发现挖掘就是通过深入农村与妇女干部和妇女代表座谈,了解农村妇女的期盼和妇女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发现工作的切入点,挖掘出符合农村现状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启发引导就是通过讲解和讨论建设维权站的目的意义和功能作用,启发妇女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热心妇女群众发挥自己特长,积极参与维权志愿服务工作。归类升华就是通过把基层妇女干部和维权志愿者平时所作的事和建站要求提炼总结,归类到妇联各项主体活动中,赋予这些志愿者相应的称号,升华成工作品牌,从而使维权站工作都有相应的维权志愿者来承担。
宜安村维权互助组就是通过“发现挖掘-启发引导-归类升华”的“三步”工作法创建起来的,该村在妇代会的组织下,成立了一支36人的维权互助组,分编成宣传、解困、调解、教育、培训和致富6个维权互助小组,妇代会主任负总责,6个小组长称为“六大嫂”。调解大嫂擅长调解和化解各类家庭和邻里纠纷,为妇女群众解惑释疑。她经常在妇女维权站接待来访妇女,主动询问和了解妇女姐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自身体会进行说教调解,在遇到妇女群众反映较为普遍的问题时,就利用村里的“说事明理”点评台,召集妇女姐妹进行讨论点评;解困大嫂是个热心肠,村里的困难家庭她都心里有数,经常帮扶救助;宣传大嫂平时比较喜欢读书学习,她利用乡村女校和远程教育网,邀请巾帼志愿服务讲师团成员对村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文明生活知识、致富技能等宣传教育。她还经常创作反映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快板书、三句半、顺口溜等文艺作品,带领村文艺队的姐妹们进行表演宣传;培训大嫂负责各类农业科技知识、致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学习。宜安村有种植、养殖合作社,会员70%是从事种植葡萄和养殖鸡和野猪的妇女,她就联系农牧局人员在乡村女校开展手把手的种养殖培训。同时她还及时组织本村妇女参加各类项目推介会,邀请老师为村里的闲散妇女举办手工编织订单培训班;致富大嫂负责提供妇女创业、就业及脱贫致富方面的帮助;家教大嫂经常在村妇女儿童活动室里把一些家教经验和做法传授给家长,在孩子们放假期间领着孩子们学习和开展文体活动。
二、主要成效
一是妇女维权便捷灵活。维权互助组便于联系沟通,使维权战线设在了最“前沿”,把问题解决在了最基层,使农村妇女维权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建站以来,维权互助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2起,未出现一起出村上访事件。
二是妇女维权领域宽阔。维权互助组的建立,使维权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了妇女群众身边,社会化维权的路子越走越宽。
三是妇女幸福指数提高。妇女们说,现在有什么事都愿找互助组的大嫂们唠唠,她们就是贴心人。村党支书赵顺元说,自从有了“维权站”,邻里之间的矛盾少了,村里的欢声笑语多了,学习和创业的气氛也浓了。2010年10月26日,全国妇联副主席甄砚到宜安村视察了妇女维权工作,对我市妇联系统在农村创建的妇女维权互助组和维权志愿服务给予肯定和赞扬。
三、主要体会
一是做好妇女维权工作要有一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精神。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加强妇联维权机构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机不可失。
二是做好妇女维权工作要有一种为妇女群众服务的精神。设立维权机构不是目的,目的是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妇女维权机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伴随维权工作的始终。
三是妇女维权工作要充分发挥妇女自身的力量,许多小问题能够在互助组中通过互相倾诉,互相劝解得到解决,避免了由于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酿成上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