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男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从而衍生出“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她们既是家庭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也是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顶梁柱。为全面了解行唐县农村留守妇女现状,县妇联联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调研,深入到4个乡镇,通过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对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对4个村285名留守妇女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从年龄分布看,留守妇女20-30岁的占26.3%,31-40岁的占42.2%,41-50岁的占31.5%,其中30-40岁是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年龄段,她们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育孩子,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劳作。从受教育情况看,留守妇女小学文化的占10.6%,初中的占23.7%,高中的占49.7%,大专以上的占16%。留守妇女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年龄与受教育水平成反比。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在通过丈夫外出务工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同时,留守妇女这一群体也面临着劳动强度较大、致富能力偏弱、家教力不从心、文化生活单一等突出的问题和困难。
1、劳动强度较大。在丈夫外出务工期间,70%的留守妇女表示家庭劳动力不足,既要从事生产劳动,还要料理家务,更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基本上一个人要至少照顾二个人,家里的粗活、重活、忙活几乎都由自己承担,劳动强度比较大,55.5%的妇女感到整日忙碌、非常疲惫。
2、综合素质较低,发展能力偏弱。从受教育情况看,受访留守妇女绝大多数都是初中学历,其文化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生产发展技能,只是从事传统的“体力型”农业生产,生产效益低。
3、家教力不从心,子女亲情缺位。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守妇女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辅导子女功课,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仅仅停留在吃饭穿衣上,缺乏与子女的有效沟通,难以进行正确的心理关怀和家教指导。父亲的亲情缺位,容易让孩子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4、文化生活单一,思想较为空虚。由于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文体娱乐场所、设施等资源较为匮乏,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单一,绝大多数妇女平时靠打麻将打发闲暇时间,极少数看书读报或进行健身活动,思想上比较空虚。大多数受访者对自己的文化娱乐生活表示不满意且有强烈改变意愿。
三、工作探索
1、发挥协调优势,扶持创业就业。我们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比如引进润石珠宝加工、为政府分忧的车险服务、绿色洗衣等项目,采取农村妇女小额贴息贷款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农村留守妇女大胆创业,不断促进家庭收入的增长。
2、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整体素质。利用妇女之家、乡村女校等阵地,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培养科技带头人;积极组建留守妇女互助小组,为留守妇女搭建倾诉、交流、互助的平台,比如羊柴村的组建的巾帼婚宴服务队、农田管理服务队、农产品导购服务队等巾帼志愿者互助组,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全村妇女学文化、学习各种实用技术、政策法律,使她们共同面对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助能力。
3、丰富文化生活,弘扬文明新风。借助4个农家女书社优势,鼓励农村妇女学文化、学科技,使有限的报刊进入农村妇女的视野;组织留守妇女参加腰鼓队、健身表演队等文艺组织,丰富文化生活,为留守妇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促进家庭、邻里生活和睦;不断深化和拓展“三新”大行动。引导广大农村姐妹们争做新女性、争树新形象、争创新家园,使 “新家园洁齐美”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
4、关爱贫困儿童,实施爱心助学。通过摸底排查,建立留守家庭儿童资助档案,进行亲情关注,实施妇女干部结对爱心帮扶,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依托县妇联家教基地,聘请家教专家和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心理辅导,让留守家庭的孩子和其他所有的孩子一样丢弃自卑,拥有自信,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四、建议与对策
1. 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并关注留守妇女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解决留守妇女问题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充分发挥妇联作用,为留守妇女提供服务。各级妇联组织要竭力为留守妇女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和帮助,让广大留守妇女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3. 高度重视,创造关爱留守妇女的良好环境。关爱农村留守人群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妇女要给予必要的关怀,为她们创造更多的条件克服困难,在社会上真正形成关心、爱护留守妇女的良好氛围。
4. 整合社会资源,切实为留守妇女解决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政策优惠,增加经济收入、减轻劳动强度、丰富文化生活、维护合法权益、提高健康服务等,使农村留守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健康发展。
5.加强对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和资金扶持,鼓励留守妇女自主创业。加强妇女技术培训,让留守妇女懂得更多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要大力扶持留守妇女创业项目,在用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使其能够敢创业、会创业、创成业。